首页 > 中心资讯>NYC宜宾早教中心:面对孩子不合常规的行为:多问孩子为什么,而不是教他怎么做

NYC宜宾早教中心:面对孩子不合常规的行为:多问孩子为什么,而不是教他怎么做

文章标签:早教 nyc 宜宾 育儿
2020年08月20日 905



“我们成人喜欢的一件事情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尤其在儿童做一些不对的事情的时候,成人会急切的想给他改正,急切的想告诉他这不对,应该怎样做。”

每个宝宝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各种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于是他们就开始不停地问“为什么”。而作为父母,有时我们面对孩子做出的一些不合常规的行为,却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去一探究竟,只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干涉他们。

01


台湾作家张晓风写过一篇文章《那夜的烛光》。 临睡以前,女儿赤脚站在我面前说: “妈妈,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
我有点生气。这小捣蛋,简直不知人间疾苦,每刮一次台风,有多少屋顶被掀跑,有多少地方会淹水,铁路被冲断,家庭主妇望着几元钱一斤的小白菜生气……而小女孩却说,她喜欢台风。
“为什么?”尽力压住性子。
“因为有一次台风的时候停电……”
“你是说,你喜欢停电?”
“停电的时候,我就去找蜡烛。”
“蜡烛有什么特别的?”我的心渐渐柔和下来。
“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你说我看起来像天使……”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吧。我终于在惊讶中静穆下来,她一直记得我的一句话,而且因为喜欢自己在烛光中像天使的那份感觉,她竟附带的也喜欢了台风之夜。一句不经意的赞赏,竟使时光和周围情境都变得值得追忆起来。那夜,有个小女孩相信自己像天使;那夜,有个母亲在淡淡的称许中,制造了一个天使。

相信大家都会觉得庆幸,庆幸这位母亲多问了一句孩子“为什么”,而不是直接一顿暴吼。




02


有位网友分享了他和儿子之间遇到的一件事。 一天晚上,他开门的时候,正好用门把手磕到儿子的头。 看到他捂着头想哭。 他赶紧跟儿子说:“没事,不疼!” “不,疼!”儿子非常大声地反对。 看到儿子那坚持而委屈的样子,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不对。 因为儿子的感觉,当然儿子最清楚。 自己凭什么这么肯定地跟他说不疼呢? 疼与不疼,难道不是这个被撞了头的孩子说了算吗。 他赶紧跟儿子道歉:“对不起啦!是爸爸不下心拉了门,我下次注意点,好不好。” 这时儿子揉揉头,没事一样的走开了。 因为小小的道歉,对孩子意义非凡,因为里面是爱和尊重,有疗愈功能。 后来他去房间,很认真地问儿子“你的头还疼吗?” “真的很疼,爸爸!不过现在没有刚刚那么痛了。” “爸爸知道了,下次我们一定要小心一点。” 他为儿子的坚持和愤怒感到开心。 因为这是儿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感受都不敢说,什么都父母说了算。


那他的人生堪忧。




03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对于不同的事物都会有不同的想法。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在孩子做出一些非常规的举动时,不要急着去阻止,耐下心来问一句,并且试着去理解他们的举动。
孩子无论做出什么让大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对孩子来说,都会有他们简单的理由和单纯的想法,我们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和高度来看待和分析,而应该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孩子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耐心探究孩子心灵深处的东西。
比如,父母经常会遇到生病不愿打针的孩子,如果我们多问一声为什么,有些答案可能不会是“怕疼”那么简单,父母很少陪伴的孩子可能会说,不想治好病,因为生病的时候父母都可以陪着他;
你认为孩子挑食,不愿意吃某种蔬菜,很可能是因为这种蔬菜给过他什么触动。

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我们多问一声为什么来获得的,如果没有那一声耐着性子的为什么,而是简单粗暴地去喝斥,去告诉他该怎么做,我们很可能就失去了生活中的一些感动和童真。




04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保持一颗童真般的好奇心,对孩子莫名其妙的举动表现出足够的好奇,常问孩子一句“为什么”,这远比孩子问一句“为什么”显得更为重要。
如果没有回答孩子的一句为什么,孩子最多是迟知道一点知识,但如果我们没有多问一句为什么,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心灵,那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父母要注意的是在提问时,最好使用开放性的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语言。 因为,封闭性的提问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惰性,而问“为什么”,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开阔孩子的思维,而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也会得以发展。
同时,这样的提问还能练就孩子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
面对孩子做出的奇特的、不能理解的动作,忍住自己的脾气,耐着性子多问孩子一句为什么,也许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END —


NYC给婴幼儿最好的开始

给父母最好的选择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

都拥有自然赋予的潜质

我们坚信更多丰富体验

才能激发孩子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