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伴随着各种变化,时而让人惊喜不断,时而让人哭笑不得,当然很多时候也会让人失控抓狂。如果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家里那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突然变身成了“愤怒的小鸟”,开始不再听话顺从,而是学会了满口说“不”,甚至乱发脾气、摔东西,吃饭的时候这个不吃、那个不要……别太担心,这可能是因为你的小宝贝长大啦!大多数的孩子在2岁以后,即会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俗称“宝宝叛逆期”),这也是父母最头痛的时期。“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是国外对这一时期的宝宝的独特称号。但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一时期孩子的转变——喜欢说“不”、爱发脾气、爱“造反”,其实都是他们成长的一种表现,这也是塑造孩子人格的一个黄金期。那么关于宝宝的“第一个叛逆期”(重点介绍),你了解多少?又是否准备充分了呢?另外,除2岁左右的宝宝叛逆期外,孩子还会经历其他叛逆期吗?......看完今天的这篇文章,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
01两岁左右【宝宝叛逆期】
【重点介绍】
宝宝在第一叛逆期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反抗
1. 爱说“不”无论语言发展得快还是慢,两岁左右的孩子,都会说“不”了,进入叛逆期之后,你会发现他们会对这个字尤其钟爱,对什么都说''不'',''不要''、''不吃''、''不穿''、“不睡”……是个十足的''不先生''、''不小姐''。比如:早上坚决不穿衣服,吃饭坚决不要自己拿勺,要出门时坚决不出门,不需要出门又坚决要出门...
2. 爱发脾气这一时期的宝宝脾气会变得格外暴躁,似乎稍微有一点事情不顺心意就会大发脾气。比如:画画时发现自己画的作品不满意,会一怒丢掉画笔;吃饭时大人给TA夹了一样不想吃的蔬菜,就会甩碗走人。
3. 爱和大人对着干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大人不让做的事情,TA一定要做,让TA做的事情又偏偏不做。还有就是你让TA这样做,TA一定不会按照你的想法,反其道而行之。4. 破坏东西这时的孩子很容易会把愤怒不满的情绪迁怒于身边的物品,所以经常动不动就摔东西。还有一些孩子这时候不只是破坏东西,还会有一些暴力行为,比如打爸爸妈妈或祖辈。5. 凡事总要自己做主每次出门要穿什么,这个路口要往哪里走,这个玩具要摆在哪里等等,他们都开始想要自己做主。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自我意识的苏醒
在婴儿时期,孩子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觉得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而随着心智的日渐成熟,孩子会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明白了“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于是便会试图通过行动体验自己的独立,甚至要向父母或他人证明自己的独立。所以就会出现为表示要独立而产生的种种“唱反调”行为,这意味着孩子将要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情绪控制力弱
2到3岁的孩子,由于年纪尚小,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依然很弱。因此一旦感到不满,他们就会很“直接”地表现出来,就会出现不可理喻地发脾气的情况。另外,很多时候因为孩子并不能准确表达自己,容易被大人误认为是“故意”作对。
社交属性还没完全建立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社交属性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TA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但还不懂得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和想法,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出发去处理情绪,所以经常会出现不分事情大小、不分场合的大哭大闹。
家长该如何应对
虽然第一叛逆期在西方被称为“可怕的两岁”,但也是成长的黄金期,我们需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的想法,引导和帮助孩子在心理、意志、情感等方面,建立自我意识,养成一个好的性格。那么,家长该如何去做呢?
1.控制情绪,保持冷静当“愤怒的小人”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家长绝对不要硬碰硬,一定要自己先保持冷静。面对正在发脾气的孩子,如果是比较轻微的发泄可以选择无视,如果是比较激烈的情况,相比“以暴制暴”,
耐心才是更有力的武器。
2.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因为什么事纠结哭闹的时候,家长可以马上提供一个TA更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物转移掉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是TA喜欢的玩具,也可以是TA爱吃的食物。
3.让孩子做选择题
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前,避免用命令式的语气,而是用给孩子做选择题的方式来交流:比如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咱们现在出去,还是五分钟后出去?当然,有的小孩会给出额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确告诉他,这不在选择范围之内,然后再重复一遍之前的选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很好的引导,另一方面让孩子觉得你非常尊重TA,有一种掌握了决定权的当家作主的感觉。
4. 凡事给孩子心理准备时间
“惊喜”的那一套不适合放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上。每次准备要带孩子做什么,最好都提前和TA讲清楚,对周围的一切都能了解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比如带孩子去玩,要提前一天晚上告诉TA:我们明天要去哪玩、要做些什么等、几点出发等。
5. 给孩子立规矩
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不妨趁着这个敏感期,多养成一些好习惯,也可以避免孩子因为任性出现一些过分、越界的行为。
6. 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和空间
我们应该学会判断孩子的哪些行为没必要大惊小怪,哪些行为又是值得鼓励的,尤其是一些出于好奇心的探索,让TA多一些经历和体验,多一些成长的空间,孩子自然会减少抵抗情绪。
7. 教会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
2-3岁的孩子还不能清楚地理解各种情绪。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读情绪管理方面的绘本,比如《我的情绪小怪兽》《把坏脾气收起来》《暖暖兔我的情绪管理图画书》等,让孩子了解情绪的知识和一些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附赠Pongo育儿秘籍
4个万能金句,收服第一叛逆期的娃
记住这4个万能金句,顺利养成好性格:
★【1】 “让我们来比一比...”两岁的宝宝虽然很执拗,但同时竞争意识也逐渐萌发,爸妈们可以抓住宝宝的竞争心理,引导宝宝做事!
★举例:
宝宝快来吃饭啦!我不吃!
宝宝来刷牙啦!我不刷!
但如果换一种方式——
娃可能就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
★【2】“你是要A还是要B?”命令的语气一方面会让叛逆期的宝宝哭闹,另一方面会干涉宝宝自我意识的萌发,不利于养成娃独立思考的意识。
建议用选择去代替命令。
★举例:
爸爸说对宝宝说:出去玩只能带一件玩具!这个小火车给你。
叛逆期的宝宝,可能就会拒绝:我不要!
但如果给孩子一点选择权,用商量的语气对娃说:宝宝,你是想带小火车,还是想带小熊猫呢?
娃可能就会自己去思考,选择自己满意的玩具。
★【3】把“不行、不可以”换成“你要...”对待孩子的危险行为,很多爸妈习惯性的第一时间制止,对他说这样“不行,很危险...”,但孩子却总是不听。
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而是他不懂“危险”这个概念。
与其一味制止,不如给他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指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举例:
把“不可以”换成“你要坐下”;把“你怎么还不睡觉”换成“你要躺下睡觉”;把“不可以挑食”换成“你要把青菜吃光”。
★【4】 “这个任务交给你了!”当然,家长也不能一味迁就孩子。
除了危险的事要及时制止,爸妈还可以适当交给孩子一些制定规则的权力,更好地帮助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及秩序感。
★举例:
当娃总是乱扔玩具时,爸妈可以对孩子说:玩具摆放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是玩具的小主人。
并且让娃参与日常的规则中:
毛巾牙杯摆放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监督妈妈饭前不吃零食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记得要在孩子努力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表扬哟!
"可怕的两岁",既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又是他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父母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别让2岁"叛逆期"充满"斗智斗勇"的火药味,耐心且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更快度过这个阶段。
不急躁,耐心等,“可怕的两岁”也会变成“可爱的两岁”。
除2岁左右的宝宝第一叛逆期外
孩子还会经历其他叛逆期吗?
接下来一起跟着pongo
继续探索孩子成长的秘密
▼▼▼▼▼▼
02七岁左右【儿童叛逆期】
关键词:矛与盾
当孩子到了6岁之后,又开始迎来独立意识飞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他们离开了幼儿园,开始了小学生活,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孩子慢慢觉得自己长大了。最重要的是,他的世界中心不再是爸爸妈妈,而是自己。
具体表现为唱反调、顶嘴,而且自尊心很强,很多事情想由着自己性子来,跟父母的冲突也开始多了起来。
比如吃不吃蔬菜、能不能出去玩、什么时候做作业......一句话不对头,坏脾气马上就来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叛逆的源头在于对父母设立的规则的不满。
家长该如何应对
1. 谨慎评价
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问题很多,但也很爱面子,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
如果出现一些小毛病,闯一些小祸,父母就开始指责抱怨,甚至给孩子贴各种各样的标签,如:淘气包、调皮鬼、闯祸精......孩子的表现也会随着这些负面标签变得越来越差。
▷ 所以这个时期,父母要懂得给孩子留面子,即使做错了事情,批评也应该对事不对人。
2. 信任孩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格外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
所以爸爸妈妈要懂得适度放权给孩子。
▷ 让孩子参与家中他能理解的事情的决策,比如出去玩,征求孩子的意见;给孩子买文具,让孩子自己挑选等等,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信任。
3. 客观看待孩子顶嘴
6岁左右的孩子,开始会和大人顶嘴,很多大人觉得这是很不应该的,其实顶嘴的孩子并不完全是坏事,反而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标志。
▷ 这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我们要懂得从孩子的反驳中看到他的需求和感受。
0312岁之后【青春叛逆期】
关键词:“火星”撞“地球”
如果三个叛逆期,一定要排个名,那么青春期的叛逆,火药味无疑是最浓的。
经常听到父母抱怨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多难管教。
“儿子越大越不着家,说几句,就把房门关上,嫌我们唠叨!”“女儿自从上了中学,就对我们没话了。”“今天和读高中孩子吵起来,太生气打了他,我现在该怎么办?” ......可以说,十几岁的孩子叛逆起来,最让父母困惑和无助。
这个年纪的孩子,生理到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更加向往独立和自由。
家长该如何应对
1. 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
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和父母关系变得僵化,他们常常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电视剧《小别离》中朵朵一直听话乖巧,却在某天也开始对父母大喊大叫:“你们尊重过我吗?在你们眼里,除了成绩还有什么!出去!出去!”
其实,不是父母的爱错了,而是我们表达上出了错。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业,很少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于是他们渐渐关上心门,自然会拒绝管教。
所以孩子在青春期,更要与他保持良好亲子关系。
其中,听比说重要得多,放弃居高临下的互动模式,多问问孩子怎么想的,一定让孩子明白,不管多大,爸爸妈妈永远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2. 尊重孩子,减少控制
在他们小的时候,你可以打,可以骂,用尽父母的权威,但当孩子大了,你会发现你打不哭他,吓不到他,怎么骂,他都低着头不说话,然后用他最叛逆的方式去反抗你。
这个时期,越高压,反而反弹得越厉害。
叛逆期的孩子,你越管,孩子越反感。不妨在大原则下,多听孩子怎么说,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减少对孩子的控制。
孩子的叛逆期,不是洪水猛兽,也没有那么可怕,只是在提醒我们,孩子长大了。
作为父母,需要去汲取新的养分,给予孩子有力的引导和支持,才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非常时期。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