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资讯>【NYC育儿分享】孩子不认识颜色怎么办?
孩子不认识颜色怎么办?这里有超实用的建议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对于刚渡过婴儿期的宝宝来说,通过辨别颜色来认识这个世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可是常常会有些爸妈担心自己的宝宝:“教了无数次也分不清色彩”,“你说红他指绿”,该怎样教孩子认识颜色?孩子对色彩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育儿专家提供的一些实用建议,给父母作参考。
宝宝的视觉发育比其他感官(像耳朵)的发展与成熟需要更长的时间。宝宝出生后因视觉发育尚未成熟,所以看到的多以黑白为主。慢慢随着视觉成熟,宝宝对于各种颜色的感知觉会提升,进而感兴趣,因此会想要多看,甚至做触摸学习。所以多数孩子对于颜色的感知过程会从黑白开始,进一步到红、黄、蓝等各种色彩。
日常用品是最好的颜色学习工具
一般来说,孩子的学习是从具体到半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因此颜色对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为在生活中孩子看到、使用的各种物品,例如:汤匙、碗、杯子、衣服等,在接触这些物品时,孩子先学到的命名就是汤匙、碗、杯子等用具名称。但不管是什么都有颜色,因此孩子所接触的各种物品及玩具,就是家长最佳的颜色教材。
从颜色概念开始学习
一开始要让孩子理解颜色并不容易,建议藉由配对的方式,像是找一些外观相颜色对孩子来说是抽象的,即使是天天接触还是很容易忽略,因此孩子需要家长的引导才会留意到颜色。同,只有颜色不同的物品,让孩子观察并发现颜色的存在,再进一步跟孩子做颜色的命名。例如:在一堆款式相同的碗,跟孩子说:「这是红色的碗」,并指出另一个颜色的碗说:「这个不是红色」,再拿出另一个红色的说:「这一样是红色的」。类似上述的引导,孩子可以慢慢观察到各种不同的颜色,并且学习理解不同颜色有不同的名称。
在环境中强化认知
孩子的学习无所不在,因此环境显得格外重要,可以在孩子最常学习的空间里,贴上鲜艳色彩的图案,而布置物可以选择容易更换的材料,这样每个月都可以有不同主题,像是动物、水果、交通工具等。而上述的主题中,也会有各种不同的主角,像是以水果为主题的布置,就会有红色苹果、绿色番石榴、黄色香蕉等。鲜明的主题可以提升孩子的词汇理解,也让孩子在生活中很自然融入对颜色的认知学习。
DIY颜色教具和孩子玩游戏
一到二岁的年龄正值配对的学习期,家长可以利用家中常见的物品,自制各种颜色教学的教具,并且配合教具与孩子玩游戏,让孩子快乐学习。以下举例给爸妈做参考:
贴贴乐
准备红色圆点贴纸及一张白纸。家长先在白纸上画出苹果的形状(或其他幼儿熟悉的红色物品),并将一半的苹果涂上红色,再让幼儿将红色圆点贴纸贴在苹果的另一半。过程中可用口语提示幼儿「苹果是红色。」同样的方式可替换成香蕉黄色、天空蓝色、树叶绿色等。
颜色世界
利用装饮料的塑料瓶,将瓶底封口处切割,搭配不同颜色的透明纸,再将透明的盖子盖上,这样就变成有颜色的望远镜了。孩子拿着装有玻璃纸的望远镜,放眼看去显现出来的都是玻璃纸的颜色,可以让孩子从视觉中完全感受到颜色的存在。
摇摇乐
利用空的矿泉水透明小瓶子,先在瓶盖里放上少量颜料,再配合漏斗慢慢倒入水,用力摇晃就会变成各种不同颜色的瓶子。建议在制作此教具的过程,像是水加上颜料后的颜色改变,这部分的过程尽可能让孩子参与,可以让孩子更具体看到颜色的存在与变化。
延伸变化:制作完成之后,各种颜色的瓶子可以当成保龄球瓶,搭配不同的球做踢球或是丢球的游戏。当球瓶倒下时,再做跟颜色相关的语言输入,像是「红色的瓶子被球撞倒了」、「两瓶黄色的瓶子倒了」等,除了颜色还可以加上了数量的概念。如果家中没颜料,不妨以红豆或绿豆替代,变成有颜色的乐器让孩子敲打摇晃,也是乐趣无穷呵!
积木迭迭乐
准备相同形状但不同颜色的积木让幼儿进行分类,把颜色相同的积木堆栈成高楼。一开始可以先从两种颜色开始,例如红色和黄色积木,等幼儿熟练后可再增加颜色。
颜色深浅变化有助思考能力提升
颜色概念比其他形状、数量概念还要抽象,因为形状和数量摸得出来,而颜色则要依靠视觉去做判断学习,因此颜色的变化相对大且有趣,除了基本的黑、白、红、黄、蓝色,其他像是橘色、粉红色、紫色等,都可以透过不同颜色混搭、调配出来,甚至会因为调配的分量不同而让颜色有深浅之分。
因此,孩子在颜色概念的学习更是有趣,并能发挥自我的创意。家长不妨藉由蜡笔、颜料让孩子玩各种颜色变化的游戏,透过对颜色变化的观察,可以刺激并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
除了游戏之外,也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增进幼儿对颜色的认知。而在生活中到处充满颜色,家长可以多利用机会告诉幼儿,例如:红灯停、绿灯行、红色车、黄色出租车、绿色小草、红色花、蓝色袜子等,以实际的物品来链接颜色,增加视觉与听觉间的链接,降低颜色的抽象感,相信对幼儿的颜色认知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NYC纽约国际宁波江北早教中心!
< 上一篇:【NYC育儿分享】孩子“恋物” 要纠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