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动态>NYC企业独家专访早教专家林怡:懂孩子,才能爱得更有章法

NYC企业独家专访早教专家林怡:懂孩子,才能爱得更有章法

文章标签:NYC早教中心,早教专家林怡,幼儿早教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1日

  林怡


  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会所创办人;


  担任中央电视台《宝贝一家亲》 、《前沿讲座》 、深圳卫视《辣妈学院》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多个节目特邀专家;


  国内主流亲子媒体(新浪亲子、宝宝树、搜狐亲子、网易亲子)等特邀专家 ;


  在《时尚育儿》 、《母子健康》 、《准妈妈》 、《妈咪宝贝》 、《我和宝贝》等多家育儿杂志开辟专栏或撰写早教与儿童心理类文章。


  主要著作有《让孩子天赋自由》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 、《上幼儿园不用愁》 、《林怡说早教》系列、《林怡教你玩游戏》 、《0—3岁宝宝生长发育检测卡》等。


NYC企业独家专访早教专家林怡:懂孩子,才能爱得更有章法


  Q1:林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NYC企业会刊的专访。关于“早教”,很多家长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纠结于到底有没有必要让孩子上早教,上了早教有什么作用和好处?有些则困惑于孩子上了早教到底能学到什么?对此,您有何看法和建议?


  林: 您好!很高兴接受NYC企业会刊的专访。关于早教,家长们之所以如此纠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对早教的理解过于狭义或是过于偏颇了,甚至很多人将其简单地等同于“早早地教孩子知识”,或者将孩子送早教班接受“教育”。当然,早教并不全然排斥这些。但当我们如此去理解早教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压力、困惑,因此走偏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实际上,早教的内涵很宽泛,实施早教的手段也很鲜活。简单地说,吃喝拉撒睡玩,孩子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触、心之所感…一切的一切都将对其产生影响,自然也可列入早教的范畴。当我们如此去诠释早教,早教就变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时时事事处处都可以进行。


  实际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早教的机会。比如吃饭这件寻常的小事就涵盖了诸多早教的内容——包括认知、精细动作训练、感知训练、情绪体验……等,因为时时事事处处都在早教,这既是一个好消息,又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家长有心有智慧,早教就是一件简单有趣的事情,我们就可以从容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早教,给孩子心灵以滋养,协助孩子成长得更好。坏消息是,如果家长方法不得当,或者不知如何用心,就可能时时误导孩子,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妨碍孩子发展,甚至伤害孩子。因此,养育孩子,家长先要开启自身的智慧。这种智慧我们本来具有,但被我们诸多的妄念所遮蔽。因此,学习如何做父母,是我们首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总之,好的早教源头一定在家长。若家长开启本具的智慧,育儿过程中的那些纠结、烦恼也就自然消除了。而孩子,也可以更快乐、更阳光、更加充满活力,活得如其所是,最终成就自己,成全他人,利益社会。


  Q2: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早教界非常有名,而很多家长对此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能否请您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您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看法?


  林: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8种,并且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优势智能。


  多元智能的提出为我们更加多元化地评价孩子,依据孩子的智能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协助孩子更好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其特殊的智能优势,我们以往那种大一统的单一的评估孩子智力高低的标准被彻底打破,这无形中为孩子带来了福音,使孩子们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这种理论也提示我们不要片面地评价孩子,尤其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去对比“别人家孩子”的长处,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损害孩子的自信心,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妨碍孩子发展。相反,我们可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优势智能,为他提供适宜的环境与协助,让孩子如其所是,拥有更幸福更能体现其独特价值的人生。


  Q3:“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地方。请您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支支招”?


  林:“爱玩”确实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得以快速成长的动力。家长们之所以因此“头疼”,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孩子“爱玩”的负面属性,时刻想着要约束孩子,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期待与需求调整,以致与孩子形成对立的态势却看不到孩子“爱玩”所隐含的成长动力,因而无法借力使力去帮助孩子成长。


  如果看透这点,那么,玩=学习=探索=创新=成长……“爱玩”便成了孩子自我发展最强大的源动力。利用孩子“爱玩”的特性,我们就可以顺应其成长的特点与需求,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探索,玩中创新,玩中成长,玩中养成良好品行……透过玩,几乎可以涵盖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如此,就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暂时出现了某些所谓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借孩子“爱玩”的特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玩中解决这些问题。甚至,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创伤也可以在玩中获得疗愈。前提是,我们要懂孩子,懂得如何进入孩子的内心,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陪伴孩子玩,协助孩子玩。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话题,难以在这里展开多说。希望我以后的书籍与课程能够更好地帮到家长们。


  Q4: 有人说“教育孩子其实也是父母的一次自我修行”,您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林:我们真的是在“教育”孩子吗?有时候,这是很值得怀疑的一件事。表面看,我们是施教者,一直都在以某种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但从本质上来看,很多时候,孩子反而才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就像竖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投射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影像,让我们更清楚地看透自己。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去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关于自我修行的说法倒是有道理的。


  鉴于此,当我们发现孩子有“问题”,无法接受孩子的某些方面,或者与孩子之间频繁冲突时,我们不必与孩子较劲。相反,可以将其认同为是孩子传递给我们的一个信号,说明到了该自我反省的时候了。当我们反观自心,也许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让亲子一同获得成长。


  当然,我们可能会疑惑,孩子的某些问题确实并非因我们而起,而是因为其他的人与事而起,难道这也是我们的问题吗?我想说,即便这些问题并非因我们而起,也需要采取恰当的、顺乎孩子天性与需求的方式去解决。如果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有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延续、甚至恶化。而孩子的这个问题恰恰给了我们一个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依然是我们的老师,是他,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让我们有了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


  总之,有了孩子,我们便有了更多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机会。因此,带着感恩之心去养育孩子,回馈家人及整个世界,我们会获益更多。


  Q5:作为一名妈妈,能否请您从“如何成为一名好妈妈”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一下您的育儿感受和心得?


  林: 要成为一名好妈妈,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妈妈。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妈妈才算得上是一名“好妈妈”呢?


  老实说,我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与成长阶段,对好妈妈都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因此,如果一定要给好妈妈一个定义,我想,好妈妈应该是——能够顺应孩子个性类型、发展特点与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特点与需求,及时调整教养策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理解与支持,又能守住原则与底线,协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与孩子既是同盟、协作、一体的关系,又不依附于孩子,或者让孩子依附于自己,不与孩子过度粘连,勇于自我批判、自我否定,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进取,注重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妈妈便是好妈妈。


  好妈妈站得高、看得远,不以一己之私利为重,不以眼下小利为重,有社会责任感,有大格局,宽容、大度、大气、慈悲、智慧,好妈妈敢于放手,勇于承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切苦难、挫折,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勇于承担错误,身体力行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引以为荣。她可以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人,但她拥有一颗伟大的心灵。好妈妈是一个标杆,是我们每位为人母者都要尽其一生去靠近的一个标杆。当我们终其一生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自可以给孩子以力量,引领孩子成就更好的人生。


  我们可以不是终极意义的好妈妈,但我们可以努力成为好妈妈。当孩子看到我们的努力,他会欣赏我们,认同我们,以我们为荣,并效仿我们。如此,我们便成为了好妈妈。这是大而化之的说法,落到实处,则需要融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日常生活中,妈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皆体现着好妈妈的品味,散发着好妈妈的魅力,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便成长了。


  我还在努力中,也期待与众多的妈妈一同共勉,终致成为一名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