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资讯>NYC纽约国际南阳早教中心:【NYC微课堂】一篇回顾让你跳出爱的误区
网上五花八门的育儿观点,家长们可能都试过来遍了,结果最后觉得哪个都不太合适,而且宝宝也被折腾的快要抓狂。
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网上这写育儿方法大体上可以总结为两种
传统育儿法
这是以成年人的干预为主,不太考虑孩子自然的成长规律,孩子要做什么事情都是要依据成年人的主观意识来。
我同意你做法,你就去做,我不同意,你就不能去做。但是家长不可能完全理解孩子,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天性被磨灭,而且没有任何自主学习的这个权利。
放养育儿法
就是去提倡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去尊重孩子。
但是有不少家长理解成了说放养就是什么都不管,还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而就导致了孩子两岁半了,发现没有规则感,然后同样也没有秩序感。
01
观点无论对错
但是方法一定要有规则
首先我们要肯定各位家长的一点是,无论您选择哪种方法来养育孩子。我们都是爱孩子的。
只是爱的方式不同,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会竭尽全力的去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我们需要给这份爱。
设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育儿规则。
约束宝宝行为的规则
喂饭的时候吃饱了,而哭闹。
在游乐场宝宝想抢别的宝宝的玩具玩,而哭闹。
在玩具店想要某个玩具,而哭闹。
如果之前有确立过相关的规则,那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很好解决了。吃饭的时候如果饱了拍拍小肚子来表示,这样宝宝就知道下次该怎么做了。游乐场的玩具让先拿到的宝宝玩,让宝宝有规则意识。买玩具的时候说,家里已经有了两个一样类型的玩具了,不能再买了,而不是说今天表现不错,给你买,今天表现不好不买了,这样就会导致孩子会根据妈妈,这个比较摇摆的原则而出现不同的表现。
这样让我们的小朋友在了解到我们的原则设立的时候,遇到事情就不会再有太过疯狂的表现了,因为她知道妈妈设立的这个原则在哪儿,并且妈妈会一直坚持。
约束家长行为的规则
妈妈也焦虑的时候,宝宝就会大哭。妈妈心情很好,宝宝也是会露出笑容的。
所以在管教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
妈妈今天心情很不好,见到谁都想发脾气,直接告诉孩子,妈妈心情不好,想要自己呆一会儿,不是因为你,是妈妈自己的原因,那这个是正确的做法。
而不是本来心情就不好,然后回家碰巧又发现孩子把这个食物弄了一地。直接就冲孩子发火了,而且还告诉他说。那我这么好你是因为我爱你,我再教你不能浪费食物。这样绝对不是真正的爱。
约束家庭行为的规则
一个家庭只能有一套育儿规则
例如妈妈先让孩子自己用手吃饭。那孩子很小,还很有可能会控制不好自己的力度儿吃的到处都是。然后老人就会说你这样惯孩子,他长大后迟早要出问题。
妈妈可能觉得老人说的对,开始自己喂孩子,这时可能就会有人说,你要让他自己吃啊,他自己吃才能满足他双手探索的欲望,你让他自立。然后妈妈又会去纠结,你说的也对,那我要锻炼他的双手。
那些被五花八门的育儿观点折腾的要崩溃的家长们,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弄得宝宝也是不知所措。
02
原则下的爱
爱中的自由
“我们要做儿童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蒙特梭利
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相信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
在一个阶段,孩子就喜欢玩水玩沙子,那如果大人阻止他,他就会顽强的抗争,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意味着我们并没有给他在爱的环境里实现真正的自由。
如果我们给到的这个育儿的界限和原则是只要不涉及到孩子安全的事情不可以做。其他的都可以让他去尝试。那回到刚才的问题玩水和玩沙子有什么不可以呢,而且你会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界限。
有了自由,孩子们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去做做重复去做就会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且把握了这个事物的规律,把我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去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想象一下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自我控制力,那这时候的孩子往往就不会再去触碰家长设置的育儿界限了。所以大家就会相处的一片和谐,孩子开心家长也会放心。
03
自由依靠的是规则
而不是依靠权威和管制
自由是抑制情感和精神不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这里的外力同样包括家长的权威和管制,所以自由不是把权力交给成年人的手里。而是用制度来保证自由。
不建立这个规则,就等于暴力。
因为不见你归责权利就掌握在大人的手里,你就会依照你的情绪和看法,来对待孩子。
比如我们出门和邻居聊天儿,大家都在探讨孩子的成长,“你家孩子几岁了”,“我们家孩子两岁了”,“那你家孩子会数数吗,我们家这个可牛啦,现在能从一数到二十了”。
想想自己孩子,还只会叫爸爸妈妈,等回家了,就会跟孩子抱怨,“哎呀,你怎么还不会说话呀,你看那个边家的宝宝都会数数啦”,这个就是我们只会根据自己的情绪来对待自己的这个孩子。
如果家长已建立了规则。
比如说是六到七点可以看电视,那孩子看的时候啊,你就要遵守规则去允许他这样做。并且你要靠规则来管理你自己看规则来管理你的孩子啊,甚至管理你的家庭。你要和孩子有一个约定,夫妻两个人啊,也要有一个约定,自己的行为一定要在这个约定内行走。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尊重“
那这个约定就是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而且尊重环境,最重要的是给予我们孩子同样的尊重。
怎么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其实就是孩子的行为,不伤害健康,不伤害生命啊,不伤害道德,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呀,他是可以使用自己所有的权力的,我们称之为真正的尊重。
一定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而不是一味的去否定他现在的错误的做法。
举一个上面提到的例子。比如说宝宝在十几个月,他还不会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啊,他还只能说一些单词或者词语的时候。那他吃饭吃饱了。可是我们家长可能会依旧觉得,我的孩子可能还没吃饱或者说还在多吃一点儿,我们可能还在喂这个孩子。
那这个时候啊,孩子往往就会开始去反抗了。他会有一些行为,比如说大喊大叫,还有的小朋友会扔筷子。而甚至有的小朋友真的是很着急的情况下,他会把桌子给掀翻。等等一系列我们成年人定义为不恰当的行为。
我们通常都会去告诉孩子你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不说不可以去扔筷子啊。但是,我们却没有去告诉孩子,当你吃饱了的时候,你应该做什么。比如说,你可以去拍拍肚子啊,代表你饱啦,或者说你简单呗,摆手说“不不不”,代表说不吃了。或者说我们还可以去教小朋友一些婴儿的手语去表达他自己的想法。那这个就是去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这里提到了很多的规则,但是规则,不是去管制孩子的。他是保证每个孩子在生存的环境中都能够获得爱和自由,获得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每个孩子的成长是有保障的。
我们不能让孩子的成长成为偶然性,我们要让孩子的成长成为必然性。那这样的必然性怎么去完成呢,就是靠秩序和规则来把握。
以上,我们希望每一个小朋友啊,都可以在家长的爱和自由中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做一个真正自由独立的人,我们也希望每一位家长每月爸爸每一位妈妈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真正独立自由的人。
更多精彩,关注NYC南阳早教中心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