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资讯>【NYC育儿分享】孩子爱说谎 ‖当爸妈要懂得读心术
来自一位妈妈的紧急求助
“鑫鑫一直都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可是,最近我们却发现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撒谎......
▶比如,在幼儿园做手工,本来他没有做好,可是回到家里却说老师把他的手工给贴在墙上了,等第二天去幼儿园接他时,
却没能从墙上找到他的作品。
▶再比如,开运动会,他的那一组没拿到第一,但回家后却非说他得了第一。
▶还有,他和小朋友打架,却说是别的小朋友打的。
......
我们非常生气,觉得事情重大,绝对不能姑息迁就,必须好好教育!!!
在我们对鑫鑫做了很多不厌其烦的说服教育之后,结果却收效甚微,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这位妈妈的焦虑和无奈
看到这篇文章时
想必引起很多家长的共鸣
不管在孩子的世界还是成人的世界中
都司空见惯
而这一现象能够引起家长们
强烈的重视
是因为人们总是认为
这一认知显然有很大漏洞,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真谎言”、有的是“假谎言”、有的是“故意说谎”、有的
是“无意识说谎”,如果不管面对孩子的何种谎言,我们都只选择一种方法来对待,就未免过于思维简单动作粗暴
- 研究表明 -
1989年,新泽西医科大学的一次经典研究中,研究者把一些3岁左右的孩子单独带进一个安装了监视器的房间。告诉孩子,
桌上有一个“惊喜玩具”,要求他们不可以偷看玩具。然后研究者离开了房间。
从监视器中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偷看了。研究者回到房间,问孩子有没有偷看。结果,几乎所有孩子都撒了谎,说他们没
有偷看。
专注研究孩子撒谎20年,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发展心理学家李康教授团队发现:2岁孩子中,有30%会撒谎;到了3岁,撒
谎率达到50%;4岁后,有70%会撒谎;7岁以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撒谎了~~
换句话说
说谎是我们每个人
都会出现的行为
家长们大可不必过分焦虑
摆正心态,了解孩子说谎原因
“对症下药”才是关键
5个原因 全面解析
原因一:安全感不足
如果周围都是危险,说谎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安全感就是一种对世界的信任感。在宝宝刚刚出生的那段时间,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孩子能在1岁
前得到父母良好的照料,比如饿了有奶吃,哭了有人抱,让他们感受到舒适和满足,他们就会对世界产生最初的信任和期
待,他们会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满足他的生存需要的。这就是安全感最初的来源。
但如果孩子1岁前的照料被忽视了,安全感产生的原料不足,他们就会产生不安全感,面对危险的环境,说谎就成为了他们保
护自己的一种生存策略。
正确做法: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用游戏的方式重新塑造亲子间的信任感。比如用娃娃来代替自己和孩子来讲个故事,一
个娃娃说:“我打碎了盘子,好怕!”另一个说:“不要怕,不管你做错了什么妈妈都永远爱你。”用这样的方式提升亲子
间的信任感,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输送原料。
切记:如果父母一直没有给予孩子恰当良好的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满足,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将伴随他们一生,
影响到他们的情绪稳定、人际交往、亲密关系等方方面面,甚至会使得他们习惯性地用谎言来掩饰自己。
原因二:逃避惩罚
说实话会挨打
小朋友丁丁
以前乱吃零食妈妈都会让他面壁思过
今天他偷偷吃了雪糕怕又被罚
当妈妈问他的时候
他就说:“我没吃雪糕”
逃避是我们的一种生存策略。进化让我们天生就有了自我保护的本能,当遇到不能承受的危险时,我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逃
跑。而惩罚对于孩子来说就意味着危险,于是他就会本能地以各种方式来避免惩罚,说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式。
原因三
满足心愿
轩妈发现轩轩现在越来越爱说大话
前两天带他出门玩
碰到其他小朋友
他就会说:“我的爸爸是超人哦”
还拿着蜡笔假装是魔法棒
说自己会变魔法呢!
孩子有时会通过想象来满足自己在现实中未被满足的心愿。孩子2岁左右开始发展想象力,在面对没有被满足的心愿时,他就
不仅仅会通过哭闹来表达了,他也会学着用想象来安抚自己。
孩子2~5岁时,记忆有独特的阶段性,以形象、动作、情绪记忆为主,如果一件事的发生没有让孩子看到或引起其情绪上的
波动,那他们就可能会很快地遗忘这件事,当成人询问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就会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补全事件。
相比简单的“不要说谎”四个字
家长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
同时给孩子讲明
诚实的重要性和撒谎带来的坏处
比对着孩子说一百遍
“不要说谎”更有效
不管孩子是哪种原因说谎
拆穿孩子的谎言都不是最终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与孩子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
让孩子愿意跟我们"说实话""说心里话"
让我们用理解与智慧来引导孩子成长
让他的内心拥有满满的爱与温暖
让我们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