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资讯>【NYC育儿分享】宝宝喜欢咬手指?这几个问题,千万不能忽视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怪癖,比如说咬手指,依恋娃娃...作为家长的你们有没有生气教训?或者是恨
得毫无办法,束手无策?
今天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告诉您真相,孩子咬手指的“怪癖”,是想告诉你什么......
我咬 我咬
“太好吃”
停不下来怎么办
什么是咬手指?
咬手指是儿童反复出现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的行为。程度轻的啃咬指甲,严重的可能会将每个指甲咬
坏,甚至会咬坏指甲周围的皮肤。这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遍的儿童不良习惯。
咬手指这个行为正常吗?
孩子的吮吸欲望是天生的。有统计表明,90%的正常婴儿都是有吮手指的行为,甚至有很多孩子在妈妈肚子
里的时候就会吃手。我们都知道6个月以前的孩子都会有非常强烈的吮吸需求,有的高吮吸需求的宝宝甚至
连喝奶也不能满足,就会开始去吮吸自己的手指。而大概等到6个月之后,孩子的吮吸需求不再会像之前那
样强烈,逐渐减弱,但依然能看到很多宝宝也会去啃咬手指,这个时候其实是宝宝在探索自己的身体。从弗
洛伊德的理论来看,孩子在出生后到1.5岁之前,婴幼儿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口部,他们是靠吮吸、咀嚼、
吞咽、咬等口腔活动,获得快感与满足。另外在儿童长牙的时候,孩子也会去咬手指。一般而言,儿童在2-
3岁,这种吮手指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
咬手指这个行为要分年龄段看待,一般2-3岁之前的咬手指行为更多是孩子的吮吸需求和探索外在的表现形
式,只要不高频率地出现都是正常的,以平常心待之;当然如果孩子在1岁左右的时候频繁地咬手指也可以
考虑引进其他替代物比如安抚奶嘴等。
什么时候需要重视孩子咬手指这件事?
2-3岁之后如果孩子的咬手指行为还经常持续频繁地出现,而且孩子只爱咬手指,不爱啃其他的物件比如毛
绒玩具等,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对孩子为什么咬手指的行为追本溯源了!
为什么孩子会频繁地咬手指?
生理因素
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如锌、铁等,
这个可以从宝宝的身体进一步观察出来!
心理因素
口欲期未得到满足,咬手指是孩子的未完成事件
孩子在一岁之前会通过吮吸等口腔活动获得快感与满足,会喜欢用嘴去尝试,用舌头去舔,咬手指自然是一
个极容易实现的途径,其实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个口欲期的行为,但是一旦当我们家长在不了解这些知识的
前提下,会出于卫生干净的原因,会不停地阻止孩子用嘴去尝试探索世界的这个行为,无意中就是压制了孩
子的天性,剥夺了孩子了解世界的机会与权利,在孩子的心理埋下了一个尝试未果的心愿,这对于孩子来说
就是未完成事件。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当孩子自身有能力可以轻易地去实现这个未完成事务的
时候,就会本能地去做这样一些行为,那么频繁地咬手指这个行为就见怪不怪了。
缺乏环境刺激,安全感的缺失,尤其是缺乏成人的爱抚和关心,而孩子又没有找到合适的释放途径的时候,
会导致孩子以咬手指的方式自我安慰。
心理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也有过咬手指的经历,并且这种行为一直持续到16岁,他曾说过每当忍不住咬
手指的时候,他都能感觉到自己内心强烈的焦虑。
家庭气氛不和谐、家人关系紧张父母之间经常发生争吵、父母过于严厉经常否定孩子、受到家人和老师的批
评、责骂、缺少玩伴、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初上幼儿园等等都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紧张和焦虑。
当孩子去咬手指的时候是反映出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敌对等情绪状态的,比如有的孩子到了一个陌生
的环境紧张焦虑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咬手指来缓解这种压力,因为这种吮吸会让他们想起喝奶的感觉,我
们都知道喝奶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放松、满足,而这种在环境中激发出来的咬手指的行为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
自我安抚的作用。事实上,这其中有的孩子由于一直咬手指,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
性精神刺激因素。
无聊
有的孩子是因为没有人陪伴他们一起玩耍,孩子自己又不能找到有趣的事情,所以只能和自己的手指玩,而
且咬手指这件事对孩子来说实施起来又分外简单可行。
模仿
当孩子只是模仿他人导致的偶尔咬手指行为一般不会延续,除非侧面强化,例如家长总是阻止、指责、教
育。还有一些特别的孩子是因为比较好动,喜动不能静,而一旦有的家长小题大做过度控制孩子的行动之
后,将小事情演变成家庭冲突的时候,孩子就会从原先的行为转化为咬手指的行为。
咬手指会带来哪些问题?
>>>> 指甲缝中和指尖上会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能会导致口腔或牙齿感染,严重的还会引
发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等;
>>>> 长期咬手指咬指甲还会引起儿童的牙齿伤害,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
>>>> 长期咬手指还可能造成指甲畸形,破坏甲床,引发出血或感染,导致甲沟炎;
>>>> 长期咬手指可能会影响某一些单词的发音,造成孩子口齿不清,容易出现咬舌等问题,影响孩子的语
言发展。
如何解决手指问题?
正面指导,不要让控制孩子咬手指这个问题变成冲突
孩子咬手指的行为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家长和老师过度的注意、指责和批评纠正可能都会负面强化孩子咬手
指的行为,反而促进了行为的高频发生。对孩子进行讲解时,用生动有趣的表演让孩子理解到咬手指的危
害,但要注意不要用大声呵斥、恐吓、打骂等方式教育,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给予安全感
尽量满足孩子被爱的需求,多花时间陪伴,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进行适当的肌肤接触,例如一些拥抱或
抚摸;陪孩子做做游戏等。
改善家庭环境、优化家庭氛围
尽量给孩子宽松民主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要让孩子有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或是对于家庭事务有不同意见的
机会,尤其是让孩子敢于并愿意在家庭中表达生气失落不满的等情绪而不是压抑和憋着。
建立孩子的自我意识
当孩子咬手指的时候,询问孩子“你知道自己正在咬手指吗?”如果孩子给予的是否定回答,就帮助孩子认
识到他当下在做的行为,并且可以帮助孩子找一些替代物来安抚孩子当下的情绪如柔软的毛巾、毛绒玩具
等。
复制成功的经验
孩子并不总是无时无刻都在咬手指的,所以孩子一定有轻松自在的时刻,找到孩子这样不咬不抠的时刻,从
这个情境中回过头来思考孩子焦虑调适的成功经验。例如当孩子任意选择想要看的绘本故事并且专心阅读的
时候,孩子会忘记咬手指这件事情;或者当孩子在唱歌的时候开心放松也不会去咬手指。记录下孩子这些放
松的场景,也可以从这些事情中做一些延伸,调适孩子的焦虑,让孩子减少咬手指的次数。
代币奖励制
从咬手指这个行为本身去约束。家长和孩子做好约定,每天给孩子记录咬手指的次数或时间,当孩子连续多
少天减少了多少次咬手指的行为,会给予相应的奖励,例如小贴纸等,以此来逐渐减少孩子咬手指的次数和
时间,达到最终消除的目的。
转移注意力
孩子咬手指有时候是因为无聊,所以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手上的有趣的游戏,多鼓励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娱乐
活动,或者教孩子画画或做手工,让孩子的手不空闲,引导孩子多交朋友,多和朋友一起参加一些游戏。
教给孩子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当孩子很焦虑、很紧张或很害怕的时候让孩子学会用深呼吸的方法去缓解情绪。
定期给孩子剪指甲,提醒孩子经常洗手
有的宝宝贪玩、性子急,不是忘记洗手就是不认真洗,爸爸妈妈们应经常提醒宝宝洗手,不要因宝宝不愿意
洗而采取迁就的态度,听之任之。
要让宝宝懂得饭前一定要洗手。在接触钱币之后,或者在玩耍之后都要提醒宝宝反复洗手,保持清洁。
出门在外,可用湿的消毒纸巾为宝宝擦干净手后再吃东西。
应定期提醒宝宝剪指甲,让宝宝懂得长指甲容易藏污纳垢。要选择适合宝宝用的指甲刀,在宝宝安静的时候
为宝宝剪指甲,注意长度要适宜,以免伤及宝宝的手指。
(以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NYC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天津武清早教中心!
< 上一篇:【NYC育儿分享】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你会夸奖孩子吗?
> 下一篇:【NYC育儿分享】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