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资讯>NYC纽约国际早教成都银泰城中心:1-7岁孩子成长密码,一篇建议所有家长收藏的好文!
你知道吗?
1-7岁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一篇建议所有家长收藏的精华好文,
相信会帮助你,
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不如以前听话了?
为什么不如以前活泼了?
为什么开始说谎话了?
为什么学习成绩变差了?
为什么不爱和我沟通了?
为什么不爱理人了?
.......
孩子成长中的总会出现无数个“为什么”,我们经常搞不懂。
这篇文章,可以帮助父母从现在开始,真正的“读懂”孩子,知道孩子各个时期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内在需求变化,以及行为变化。
用理解和爱,才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孩子!
1-2岁半
“和顺期”与“执拗期”
我们总说:孩子3岁以前是很重要的。虽然孩子长大之后,很少会记得3岁以内的事。
但是事实表明,3岁以内的经历,即使孩子不记得,但也会对孩子一生,有巨大的影响。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这个时候的孩子,多给予陪伴与关注,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满足,为未来的性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岁
“不”字当头,打滚撒赖
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父母需要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不肯跟你学。这时,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更感兴趣,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3岁
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
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3岁孩子友善平静,比较有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能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
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急转弯也不费劲。语言能力也发展得更好。
但从3岁半开始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
3岁半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得发抖。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更有趣的是,恋母情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4岁
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
喜爱远足,喜爱刺激
4岁孩子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书。
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
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事情的好或者坏。这个时期,他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睡前,听一些小故事。
5岁
开朗愉悦,懂事了、讲理了
一心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这儿息息相关。他非常在意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条街道、邻居,以及幼儿园的教室。
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变得安静、有节制、更顾家了。
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对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或既成的事实,就觉得安心舒坦些。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里。
5岁的小孩开始很少惹麻烦,最重要的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
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
5岁的小孩会认为,妈妈一定在家的,不只现在在家,以后永远也会在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和父母都是永生不灭的。
到了5岁半,会有一个重大改变。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懒散闲荡。
6岁
进入了暴风骤雨的第二叛逆期
个性极端两极化
6对的孩子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
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
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
最大的问题是:
他与妈妈的关系,
也游走于两极之间。
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
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
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6岁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
7岁孩子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
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
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
而且,7岁的孩子的心智已经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
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
7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
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委;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恪守无误。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中,也许会有困扰的时刻,也许会有麻烦的时刻,但我们总能从孩子身上,获得无数美好的温暖和幸福。
祝福所有的父母和孩子,愿每一个都健康快乐的长大。
本文节选自路易丝·埃姆斯的著作《你的N岁孩子》。(崔运帷、玉冰 译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路易斯·埃姆斯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其教育理念影响了两代美国年轻父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