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频道 > 早教热点 > 孩子被欺负,家长该如何处理?
一直以来,孩子打人和被打都是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喜欢打人的孩子,家长担心再发展下去会有“暴力倾向”,会变成一个爱欺负人、爱打架的小霸王。而被打孩子的家长则担心孩子总是被欺负,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
孩子为什么喜欢打人?(无意伤害)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动作发展的规律,了解孩子的动作是在表达,在宣泄,在沟通,打人时的情绪是什么?了解孩子希望表达的需要是什么?只有这样你才会理解孩子打人的动机和如何面对。
孩子无意伤害的打人
孩子无意伤害的打人与其动作发展、年龄发展、语言发展都有关系。下面,我们从动作、语言、年龄发展的特点来跟大家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打人动作背后的需要,以及如果家长不制止,未来的发展后果。
1、0-6岁孩子的发育特点
1.语言发展滞后
动作发展是孩子最先的发展,在胎儿阶段,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就会有很多动作,等出生后也会开始先发展动作,比如宝宝最早时,眼睛可以跟着视觉追踪,到了两个月就开始抬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
相对于动作,语言却没有发展很快,人类的语言是特殊的一种本领,到一岁半左右,很多女孩会开始说话,两岁左右会说得很清楚。而男孩儿可能到三四岁左右还说不清楚,可能是由于一些家庭语言环境不丰富、家人不爱说话等原因,导致孩子说话慢。而且,有些孩子因为语言表达得不到满足,就会动手去解决。男孩会比女孩动手的概率多。
2. 手的敏感期
孩子刚出生,在两三个月时,他会出现吃手的情况。不仅吃手,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放,这是因为孩子到了一个手的敏感期、口的敏感期。甚至于还出现扔东西、捏东西、打人、掐人等,这都是孩子在用手探索世界。
3. 表达情绪
2-3岁的孩子动手,通常都是因为动作背后是有情绪的,但是这种情绪不都是负面情绪,可能在高兴、伤心、难过时都可能动手,这是孩子在表达情绪。
4. 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处理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可能会突然增加动手行为。面对幼儿园新的困难挑战和关系,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就很容易去启动原始动作系统。
2、孩子打人动作背后的需要
1. 孩子的手到了一定的敏感期,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触摸体验。触觉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感觉,它是个体成长中最重要的获得愉悦感和安全感的来源。
2. 家长要关注孩子打人动作背后的情绪,而不只是关注他的破坏行为。
3、家长不制止会出现的情况
当孩子打人时,有些家长会代替孩子道歉,说一声对不起或者孩子不是故意打人等等。这种做法,会促使孩子把这种行为当作是一种鼓励,会错误地认为打人是正确的,而且不会受到惩罚。
另外,如果打人被孩子当做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可能会发展成有意攻击行为。
孩子为什么喜欢打人(有意攻击)
孩子天生是善良的,他们不太会有意攻击的行为,但他们会学习和模仿。通常来说,学习模仿有意打人这种行为,能带给他们好处,或者掩饰他们的需要。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意攻击?
1、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孩子有意攻击别人,是因为他们内心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不懂得敬畏。这通常是由几种家庭教养方式导致的。
暴力
这种方式会使孩子以暴制暴,或者让他们在保持沉默的基础上,不断积压情绪,控制不住就会爆发。之所以孩子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有些是因为父母本身性格有问题;有些是父母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
科学家表示,如果孩子长期处在被虐待被暴力的环境下,他们会感受到有害压力,大脑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会使得孩子最原始的自我保护方式,变成暴力和压抑。
人作为复杂的一个有机体,天生就有一套保护机制,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孩子在强大的父母面前,为了维护自己且生存下去,最重要的保护机制就是自我压抑,当这种压抑情绪不能被表达时,就会造成性格扭曲,对外就变成了攻击其他弱小个体,对内就变成攻击自己,导致抑郁自杀。
溺爱
很多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是没有规则的,不懂得敬畏和尊重,整天为所欲为;过于依赖父母的帮助,做错事也不用承担任何后果和责任。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就会选择动手。所以,建议各位家长要给孩子立规则。
忽视
忽视冷漠的方式,会让孩子没有价值感和成就感。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特别需要获得父母的帮助、关注、接纳和认可。如果父母总视孩子不见,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力气的增大,本领的增强,他就会通过别的方式来找寻成就感。比如:打人。
很多孩子打人,有时是在表达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长期被积压,通常表现为极大的愤怒、委屈、不公平、没有价值等。
当孩子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时,也会通过动手去发泄。如果一个孩子做事总是被批评,责骂,慢慢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后期如果在打架上获得成就感,那就会不断在这件事情上寻找自我价值。
2、区分无意打人和有意欺负
0-6岁孩子发生的打人事件,为无意打人。该年龄段的打人行为更多是因为动作的发展,或是父母的引导等。
而有意欺负别人的孩子,通常打人后会得意,会炫耀,会很有成就感。很多情况已经不是通过打人来解决问题,而是很享受打人的过程。
孩子被打后,家长如何处理?
以下是给到父母的一些具体建议:
1. 当孩子告诉我们类似“被欺负”的事情时,第一时间保持好奇,问开放式问题,尽可能“还原现场”,尽量搞清楚来龙去脉之后,再评估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避免直接说:没关系,别放在心上。只有委屈感受被父母看见,孩子才能感觉好起来。
2. 避免夸大孩子“受伤体验”,更要避免使用“你被伤害了”“你被欺负了”“他伤害了你”“他故意欺负你”,这样带有明显指向性的词。
转换成描述情景和情绪的共情短句:“你当时很不高兴”、“你没想到他会那样,有点突然,有点疼”、“他没有说道歉,你感觉他是故意的”、“你要求他道歉,他却做了鬼脸,你很生气“等。
可以向孩子解释:如果这个小朋友经常这样做,一定是他内心经常不高兴,他控制不住要这样对别人,不是针对你,如果你不上钩,他可能就去惹别人了,就像钓鱼一样。
3. 常规的引导是:
1)大声表达自己的立场——“你甩到我了!很疼!请你跟我道歉。”
2)如果对方不主动道歉,且还这样,我们就要加大气势预告自己会反击——“你已经第二次弄到我了,如果有第三次,我会还手的!还会告诉老师!“
3)如果对方还是不道歉,甚至变本加厉,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这时候,如果你太生气了想还击,哪怕这时候你动手了,妈妈也不会怪你。如果你不想还击,或者你有点怕,你觉得你打不过他,你不还手,妈妈也不会怪你,你可以去告诉老师,或者可以选择“离他远一点”,不跟他玩;默默地离远一点,或者表达你的拒绝。“
4)是否还手,由孩子自己决定。因为我们充分相信孩子知道“动手是不好的行为“,我们的责任当然是:引导孩子用语言沟通,但再三沟通无用的时候、必要的时候,允许孩子作为一个孩子的本能的还手冲动。
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控制自己的言行固然是教育的方向,但孩子的世界,不能因为“气急了还手“,就被上纲上线;
否则,孩子就会过早成为一个克制的小大人,更可怕的是他用“只能动口,绝不动手”去要求别的孩子,那势必会和“只喜欢动手”的孩子杠上。
这种“欺负与被欺负”的互动模式,才是我们要警惕的“被欺负”的根源。
4. 可以要求对方道歉,但不强求,因为要求道歉是我的事,道不道歉是你的事。
我可以决定的是大声反击,要求你道歉,如果你不道歉,我就知道,是你不对,我改变不了你,我可以改变我自己的态度,就是离远一点,表达“拒绝和放弃”,建立让自己舒适的“心理社交地位”。
5. 告诉老师,这件事,可以做,至少表达一定程度的震慑力。
但不是任何事都要告诉老师的,否则会被贴上“喜欢告状”的标签,也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了“你帮不了你自己“的观念。
父母要做的是,告诉孩子:自己先用上面的办法保护自己,再根据“疼痛和受伤部位“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告诉老师。
比如,如果是非常疼、疼到想流眼泪了、出血、肿了、挪动不了,或者撞到头、眼睛、肚子等,就必须告诉老师;
如果只是一点疼、碰了一下肩膀、撞到你但你很快能爬起来等,这样的就可以自己处理。
孩子的自我保护,需要的正是在获取丰富的信息、对事情和行为的本质有了更多的感知后,形成的对好坏行为的界限感。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坏的行为说“不”,才会把坏的行为主动说出来。而这一瞬间的时机,或许就能得到逃脱的机会,得到及时被帮助的机会。
我们不可能无时无刻守护在孩子身边,让他对危险能够警觉,察觉到危险时能够勇于向家长求助,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保护。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NYC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