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频道 > 家庭教育 > 用奖惩方式管教孩子有用么?
奖励与惩罚,一般是我们规范孩子行为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有时候,这两种方式都可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以致我们很容易对其产生依赖。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会发现,奖与罚都收效甚微,甚至根本不再管用。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究竟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约束孩子,或者激励孩子走得更远呢?
奖励孩子,看似一片好心,最终的结局却往往偏离父母的初衷,甚至适得其反。之所以导致这样的局面,原因就在于:奖励将孩子关注的重心吸引到了奖励物本身,而不是为了获得这个奖励物所做事情的过程中。
不管做什么样的事情,感受不到乐趣,我们作为成人尚且会本能地抗拒,何况是孩子?加上人天生就有审美疲劳之说,多喜欢的东西,拥有太多,就失去了吸引力,没有人会再稀罕它。因此,奖励看似鼓励了孩子的行为,实际上不过是把孩子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奖励物本身而已。如此,奖励孩子不仅无法激励孩子走得更远,反而会使我们自己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当孩子被惩罚时,我们传递给他的信息是:“我是不好的!”“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我需要通过做某些事情来讨好他们,才能得到爱与认可。”因此,惩罚虽然可能及时制止孩子某个“不好”的行为,却也将这个“不好”绑定在孩子身上,使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长此以往,孩子需要在家讨好父母,在外则讨好与他有关联的一切人,否则他就会因为觉得自己“不好”、不被认可而内心恐慌。这样的人需要依赖他人好的评价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他无法为自己而活,因此会活得很累,幸福指数偏低。
<上一篇:NYC早教中心心妈妈们吐槽:宝宝睡觉黑白颠倒怎么办?
>下一篇:听话有度,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