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频道 > 家庭教育 > 爸爸妈妈的哪些坏习惯,容易被孩子模仿

爸爸妈妈的哪些坏习惯,容易被孩子模仿

文章标签:启蒙教育,坏习惯
发布日期:2018-04-0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宝宝启蒙教育初期,宝宝的言行举止都是在模仿父母,他们不会分辨好坏,只会下意识的模仿,而幼时的这些行为,将会埋藏进孩子的记忆里,影响着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NYC纽约国际早教中心提醒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些坏习惯,很容易被孩子模仿。


启蒙教育,坏习惯


发脾气,大吼大叫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发脾气的事情并不少见。一项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是孩子最反感的10种表现之一。父母发脾气,有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以便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父母不能接受的,从而引起孩子的重视。有时却是父母极度不满情绪的一种失控。

  父母如果经常对孩子发脾气,或是夫妻双方经常争吵,孩子善于模仿,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冲动,没有耐心,很容易和别人发生分歧,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极端,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而变得顺从,导致以后做事没有主见,甚至变得软弱,没有自我,没有自信和安全感,性格变得孤僻、封闭,不愿意交际。


为孩子花钱大手大脚
  

很多家长喜欢为孩子提供远远超越自己生活水平的爱。自己粗茶淡饭,吃穿用度十分节俭,对孩子却是十分大方,锦衣玉食地伺候着,各种玩具、电子产品应有尽有,说什么苦什么也不能苦了孩子。

  还有很多家长喜欢用奖励的方法来鼓励孩子学习,许诺孩子只要取得好成绩,就带他吃大餐、买iPad等。用奖品来刺激孩子,把孩子本来可以从学习结果中得到的成就感转移到了对物质的关注上,让孩子丧失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要知道,这样大手大脚地对孩子,会让他们对家庭的经济实力产生错误判断,养成乱花钱的坏毛病,加重家庭的负担。或者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背负上愧疚父母的枷锁。家长应该明确,自己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让孩子过什么样的日子,不要过度地溺爱孩子,让孩子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负面地评价他人

  很多家长都会把白天工作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带回家中,当着家人的面大发牢骚,抱怨各种人种事。还有的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负面地评价身边的亲人朋友:

  “你爸爸真是一头猪啊,吃了睡,睡了吃,什么家务都不做。”

  “你奶奶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对我各种挑剔。”

  “你刘叔真是不守信用,答应了我的事又放我鸽子。”

  如果家长总是这么在孩子面前抱怨他人,不仅仅会让孩子对身边的人留下坏印象,不尊重他人,还会为孩子做出坏的表率,让孩子遇事只知抱怨而不试着解决问题。我们的孩子在长大,将来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就教给他,遇事只能抱怨,天天让他们看苦瓜脸,听苦经,哪里还乐观幸福得起来?他们的未来还会成个什么样?

  爸爸不做家务

  我们都知道爸爸们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每天赚钱养家很辛苦。但是妈妈们不仅承担着工作挣钱的责任,还要养孩子、做家务等各种琐事,辛苦程度并不亚于爸爸们。而爸爸们却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做家务。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会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和标杆。假如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在男孩的头脑中会形成这样的印象: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那么男孩也会理所应当地不做家务。女儿记忆里就会留下男女不平等的意识,从而影响女儿的择业和婚姻价值观。

沉迷电子产品

  有的父母特别喜欢玩手机,下班回家就一头扎进手机里,周末也不出门,平时很少运动,很少陪伴孩子。即使陪孩子看书或是游戏,也是心不在焉。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家长而来的。倘若家长成天拿着手机在孩子面前玩,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比较差,接触到手机自然也会容易上瘾,不但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因为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不动,影响脊柱发育。

  而且父母如果经常只顾自己玩手机,孩子就有被忽略的感觉,甚至会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还没有手机重要,为了弥补这种伤害,孩子可能以哭闹、乱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自娱自乐,严重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

  所以,家长们放下手机,别让孩子有“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的绝望感。多带孩子出门看一看、走一走、跑一跑。热爱运动不仅能强健身体,还可以调节心情、活跃思维。

男孩 女孩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