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资讯>【育儿早教】亲子教育里,你是不是经常把“不可以”挂在嘴边?

【育儿早教】亲子教育里,你是不是经常把“不可以”挂在嘴边?

文章标签:NYC,纽约国际,江苏常州早教中心,常州早教中心
2021年02月21日 958

很多宝妈身边肯定有这么一个妈(也可能就是你自己),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偏偏有个“拖后腿”的娃,把职场女强人活活逼成家庭女高“管”。


看到孩子玩土要管:“小姑娘不可以玩那个,脏!”

孩子摸遥控器要管:“不可以看电视,眼睛都要近视了!”

吃饭不好更要管:“说了多少遍,不可以剩饭!”

无奈越管,小家伙越不给力。

老母亲这颗操碎了的心,轻易是粘不好了,只好幽幽吐出一句感慨:我这娃,看来只能做个普通孩子了…

先不说做个普通孩子没啥不好,妈妈这种经常把“不可以”挂在嘴边的行为,怕是会坑娃又坑己呀!


容易发生危险

想想看,“不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和“不可以摸电插孔”,都是“不可以”,但不遵守这两种“不可以”,产生的后果却有着巨大差别。孩子没法get到“不可以”之间的差异,也无法分辨事情的严重性,“既然吃饭的时候玩了玩具也没什么,那不如摸摸电插孔试试?”想想都危险。



很烦人,还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想想看,如果一天到晚总有人在你耳边说,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是不是很烦?听多了,关怀也成了唠叨,再有理都是徒劳,还容易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长此以往,孩子要么变得畏手畏脚;要么进入另一个极端,暴躁叛逆,事事和父母对着来。


破坏好奇心与想象力

每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都满载着好奇心与想象力。在他的画作里,车轮可能是方的;在他的眼睛里,泥土里藏着神奇的魔力。而如果你说,“宝贝,车轮不可以是方的”“泥巴太脏,不可以玩呦”……孩子可能会为了服从大人的指令,压抑自己的好奇心,反正他想的都“不可以”,那就你们说啥就是啥咯。这样一味的“不可以”,容易让孩子缺乏主见。


想说“不可以”的时候怎么办?

有时候,必须说

如果某些事情会让孩子或他人受伤、发生危险,就一定要严格禁止。例如玩火、玩电、爬窗等,就是应该要严格贯彻的“不可以”!

但是,你需要强化“不可以”的效力,平时不说,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说,一旦说了不可以,就一定要坚定地执行。让孩子感受到不容拒绝、不容违背的力量,才能起到作用。

有时候,能不说,就不说


孩子的成长需要探索和尝试。如果是一些无伤大雅的行为,在后果可控的情况下,那就随他高兴,让他尝试吧。


比如,想吃辣椒?那就试试呗,他体验一下就知道“辣”是什么感觉了。与其说一万遍“不可以吃这个,太辣了”,不如在他辣得抓耳挠腮时递上一杯水,站在他的角度评价一句“啊,果然很辣呀是不是?”


其他时候,换种方式说

 ✔ 用“可以”表达“不可以”

比如孩子想吃薯片,你可以回答:“好的,你可以在吃完饭以后吃一小片薯片。”

先顺应孩子的想法,再给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给孩子做“排序”,避免正面杠,还能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

 ✔ 让孩子自己“选择”

孩子到两三岁,自我意识觉醒,进入到第一个“叛逆期”,你越说“不可以”,他越是偏要做。这种时候,可以来一点“选择”的套路——让他怎么选都是对的。


比如想说“不可以跑太快了”,可以换为“你想要和妈妈牵手还是爸爸牵手呢?”

 ✔ 少唠叨,用习惯的力量约束不好的行为 

可以借助绘本、故事等,帮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养成好的习惯。

比如不可以打人,不可以乱丢垃圾,不可以乱发脾气……都有许多优秀的绘本,画风可爱,故事生动有趣,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就改掉坏习惯了。

其实亲子教育里没有那么多的“不可以”,少唠叨,多鼓励,养育优秀的宝贝,就从“我爱你”和“你可以”开始吧!


(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