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资讯>NYC纽约国际成都早教中心:宝宝爱尖叫!这到底是怎么了?
99%的爸妈都会遇到这个棘手的问题:
“宝宝满一岁以后越来越喜欢尖叫。被批评、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完成不了某个动作...通通都用尖叫来表达,有时候到了公共场合他一叫,真的让我们感到很尴尬。”
“自从看了《人猿泰山》,家里的两个娃没事儿就喜欢比谁叫得更大声,真是让人头疼啊!”●●●
jian
尖
jiao
叫
令爸妈脸上布满
大
写
的
尴
尬
更多的是疑惑与不解
小编今天带您一探究竟
孩子尖叫有危害吗?
1.5-3岁是宝宝语言能力的爆发期,但由于词汇量有限,表达能力还很欠缺。当他们遇到无法用词汇表达的感受时,可能就会尖叫起来。虽然这是一种情绪宣泄,偶尔为之并无大碍,但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对宝宝造成不少危害。
孩子尖叫造成哪些危害?
1
情绪管理失当
宝宝习惯用尖叫的方式发泄情绪,是宝宝情绪失控的表现,长期如此,对宝宝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不利。
2
挫折忍耐力低
当宝宝遇到问题时,不去解决或面对,而是以尖叫来消极应对,会造成宝宝挫折忍耐力低。
3
声带受损
长时间或长期尖叫,可能会造成宝宝声带受损,更加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宝宝以后的声带发音。
孩子的尖叫分很多种
我们应区别对待
。。。。。。
孩子尖叫危害诸多,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让孩子发出尖叫的呢?
其实任何行为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生理、心理发展、环境、教养方式等多种因素。接下来,小编就孩子尖叫的原因展开分析,多角度地看待尖叫这个行为,从纷繁的现象中找出头绪和解决办法......
年度最全【宝宝尖叫原因】
最近小宝感冒了,鼻子塞住很难受
动不动就会尖叫发脾气,怎么说都不听
我不舒服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看看 A/B 家长的做法
孩子生病了我们也很着急,但他这样总是尖叫,我们听了心里更烦。
乖乖听话,等病好了自然就不难受了,尖叫有什么用呢?
看着好心疼,叫就叫吧,病好了就不叫了。
尖叫是孩子在表达不舒服。他缺乏自我安抚的能力,需要父母的帮助。在这个时候,抱抱他,替他表达出那些难受,同时也允许他在不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情况下发发脾气。
小编总结:
宝宝最近出去玩时特别喜欢尖叫
如果与小朋友们在一起,就会叫得更厉害
我们一起叫
面对这样的情况,看看 A/B 家长的做法
在公共场合尖叫会影响到别人,人家可能会觉得我没把孩子教好,挺尴尬的。
孩子们好像都特别喜欢这样,如果阻止他,他就会叫得更厉害,还不如随他去。
这种坏习惯,一定要严厉制止。
孩子们就是这么玩的啊,我们小时候不也这样?通过互相模仿来交朋友。可以给孩子示范除了尖叫以外更好的方式,比如打招呼、交换玩具、主动自我介绍等。也可以玩比谁声音小,或一起唱歌这样的游戏,吸引孩子转移注意力。
小编总结:
妈妈只要一拿起手机,宝宝就开始各种“作妖”
跑来跑去,还会发出刺耳的尖叫
妈妈陪陪我
面对这样的情况,看看 A/B 家长的做法
我总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吧,不能这样惯着他,不理他就好了。
哎,觉得很烦,可又不忍心说他。没事,叫就叫吧。
总是这样可怎么办?走也走不开,说也说不好。
做法分析:孩子内心越来越孤独,亲子关系出现裂痕,甚至做出极端行为来吸引关注。
小编总结:
人天生有寻求关注的本能,当孩子感到寂寞或是受到冷落,情感的需要一直得不到满足时,尖叫就成了他寻求父母关注的一种方式。
正确做法:父母不妨在忙碌的时候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帮妈妈倒杯水吧”、“你能不能帮我分筷子呀?” 这样,既满足他们内心想要被关注、被爱的需要,也不耽误自己的事儿,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就会越来越足,就无需通过尖叫来吸引关注了。
切记:情感需要被满足,内心充满安全感的孩子,就不会那么爱尖叫了。反之,就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比如叛逆、情绪不稳定等等。
妈妈发现这段时间宝宝特别粘人
自己刚离开一会,他就会大声尖叫
让自己快回来,说他害怕
妈妈我害怕
面对这样的情况,看看 A/B 家长的做法
这孩子太累人了,一走开就尖叫。
真愁人,你说他怎么那么粘人呢,以后可怎么办。
可不能这样,就要多离开他,让他适应。
这可能是孩子安全感不足了吧?我们要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爸妈对他的爱,多亲亲他,抱抱他,增强他的安全感。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和他玩增强安全感的游戏,比如捉迷藏等。逐步增强孩子对我们和对外部环境的信任感,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小编总结:
让我们用爱与陪伴驱走孩子内心的不安,为他们打造一个充满安全与信任的世界吧!宝宝刚刚出生的那段时间,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孩子能在1岁前得到父母良好的照料,比如饿了有奶吃,哭了有人抱...让他们感受到舒适和满足,他们就会对世界产生最初的信任和期待,他们会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满足他的生存需要的。这就是安全感最初的来源。但如果孩子的照料被忽视了,爱的原料不足,他们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尖叫是孩子呼唤自己的安全岛(父母)的一种极端方式。
正确做法:父母可以在每次离开的时候和孩子说一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妈妈去拿水给宝贝喝呦,马上就回来。”同时和孩子约定好回来的时间,按时回来就可以增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切记:如果父母一直没有给予孩子恰当的照顾,不帮助他们适应陌生环境,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就很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甚至造成孩子情绪失控,无法良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等不良后果。
妈妈回到家看到满地的水,心想肯定是宝宝又玩水了
刚说他两句,就生气了
一直尖叫,真是没法管
我被冤枉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看看 A/B 家长的做法
明明是他做错了事情,不仅不认错,还要发脾气。一定要让他改过来!
家里弄得到处都是水,我还要打扫。就算是浇花也不能这样。
让他弄也弄不好,我打扫完就好了。
做法分析:孩子越来越退缩或叛逆,亲子关系走向破裂边缘。
孩子做事情和大人不一样,没有所谓的对错,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当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避免先入为主,可以先好奇地问问孩子:“你在做什么呀?”即使他弄得满屋子都是水,也可以在事后和孩子一起打扫,然后和他约定,以后我们一起去阳台浇花,这样弄湿了也没关系了。如果发现冤枉了孩子,就真诚地向他道歉,同时可以和孩子约定,下次如果妈妈错怪你了,你可以提醒妈妈。
小编总结:
没有人喜欢被冤枉,孩子也是如此。当他觉得自己被父母冤枉的时候,自然会觉得委屈并产生挫败感,尖叫正是在表达这样的情绪。让我们蹲下身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的表现,用理解与支持陪伴着他成长,让孩子在越来越自信的同时,拥有一颗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心。
正确做法:父母要尽量客观地了解事情的始末,比如我们可以蹲下来耐心地询问孩子:“地上的水刚刚跟我说你好像很生气,是真的吗?为什么呢?” 在了解了事情的完整经过后及时向孩子表达歉意,并引导他表达出自己的委屈情绪,消除曾经的误解。这样,亲子关系得以拉近,孩子也能停止尖叫,重新向我们打开心房了。
切记:如果父母常常误解孩子,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判断孩子的行为,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委屈与愤怒,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适应力差的问题,而亲子关系也很可能会走向破裂的边缘。
孩子爱尖叫的原因很多
希望每个家长都可以冷静处理
分析宝宝尖叫背后的真实原因
以上总结的5种应对宝宝尖叫的小妙招
亲测百分百有效,爸妈们可以试试哦~~
【宝宝爱尖叫!这到底是怎么了?】系列
未完待续
小编将继续带您一探到底
......